噗~这是帮朋友写的演讲草稿,半抄半扯,好久没写这种文章了,丢博客里纪念一下曾经也有如此水深火热的岁月。我才发觉我已经脱离这种必须写狗屁文章的日子很久了,深切理解朋友恶心写不出的情绪。

作为医务工作者如何认识自身核心价值观

医者,救死扶伤祛病者也。医务工作者是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群体。可以说有人便有医。而医务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自医之一职诞生之日起,到今日今时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即崇德慈心、尚学仁术。

首先,“崇德”是医务工作者对自身事业发展和从业灵魂的首要追求。德行本来就是为人立世的根本,对医务工作者要求更高。因为,医乃仁术,德乃医本。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言:“凡大医治病,不当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而应当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要做到医德高尚,就必须对病患一视同仁,对权贵刁患不卑躬不讨好,对贫贱无知不桀骜不厌烦,像个包青天一般刚正不阿,对用药治疗秉公处理,并且悉心与病患及其家属做好沟通,达成理解。

但人无完人也非草木,总难免有情绪和分别心。因而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深刻理解医德的精髓与重要性,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时刻提醒自己监督自己。用良好的品德来体现自身价值,照亮自己的医务前景。所谓“公德盛者其群必盛,公德衰者其群必衰。”

“慈心”是医务工作者对自身奉献爱心和传递真情的持续追求,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践行价值观的指南。“凡大医治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对象通常是遭受病痛的人群,他们不仅躯体受到疾病的折磨,心理也同样受到创伤,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在行医过程中关爱身心,奉献爱心,自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于实际行动。

我们医院由于是学校医院,主要面对健康人群,工作重心是公共卫生,因而又有着一定特殊性。面向师生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是我们的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像一名师长一样,循循善诱,耐心解答,积极预防,保证师生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和老龄化的到来,退休老职工的不断迁入,临床方面也有一定的扩张,医院的问题将会暴露出来,诸如科室人才的缺乏、医疗手段的不足等,这就需要我们端正态度,树立良好就诊秩序,加强医疗技术的提高,以此彰显我们的医德医风,体现核心价值。

其次,“尚学”是医务工作者对自身专业技术和水平提升的不变追求。无论什么职业,想要精益求精,都必须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才能到达更高的境界。而医务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是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由于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病毒,千变万化的疾病和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学习就成了最紧迫的要务之一。不学习不进步就等于在退步在落伍。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尽可能的掌握自身所从事领域中最新疾病的资讯以及治疗研究成功,不断吸收掌握新生的科学技术作为治疗的新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减轻病患痛苦,妙手回春,促进人民健康。可喜的是,现代信息产业的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给我们医务工作者带来了学习新知识前所未有的便利,不仅能够快速知晓医学领域新的研究理论,还能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同仁做交流探讨。

“仁术”是医务人员对自身技能和技术提升的专业追求,是每一个医务人员践行价值观的依托。“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强调行医治,贵在思考。我们医务工作者还应该在持续学习的基础上,在工作中积累临床经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争取摸索出更有效更经济的治疗方法来,在悬壶济世的成功中收获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但愿世间无疾病,不患架上药生尘”是医务工作者应持有高尚情怀,防病于未然则是医务工作者应该追求的高超仁术。自我工作以来,参与抢救病人两次,出诊数十次,深刻感受到医生的个人素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自从负责南区卫生所的工作以来,更多的接触了老年病人,才领悟到答迷解惑,预防疾病的责任并不亚于救死扶伤。

在钻研医术的同时,我们医务工作者也应该肩负起教化民众,加强民众保健的责任,更好地为防病治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服务。在面对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做到创造性地应用于医疗卫生实践,高度重视心理和社会诊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医疗模式,将有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有机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古人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认识自身核心价值观,就应该注重医德修养,保持人道主意关怀,刻苦钻研医术,创新活用所学为广大人民服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