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这部小说基本不算是我的菜,风格朴实不够刺激,情节属于渐入佳境那种,要不是没耐性有点难看到它精彩之处就不看了。不过不得不说它写到精彩之处顿时让人在感动之余觉得小说境界升华了。我觉得茅山从埃及探险之后才开始好看,特别是到了描述道家抗日那部分时,是最精彩最感动人的。读完一种悲亢之情萦绕心头,壮哉我大中华儿女,伟哉我千古道门。我很喜欢茅山的后半部,也推荐后半部。
茅山的开篇很平淡,特别是刚补完盗墓之后,对比下来几乎看不下去。茅山的开篇故事情节很老套,语言描述也很一般,特别是道术看起来不够仙,主要还是靠家伙砍得多,而且耍起来不够帅,非常让人失望。我有看到一个姑娘树洞她的好友是修道的,随手从袖子里掏出茶杯请人喝茶,还用式神去买茶叶,扬手门窗就能自动开,不管真实与否,信或不信,看着就吸引人。茅山里面的张国忠还是个掌教呢,刚开篇那段时间,每回都只会拼命拼阳气,真难看。《传国宝玺》里也就是马真人的部分和香港廖家住宅部分比较吸引人,张国忠和老刘头的探险看着让人非常的烦躁,一是场景不够华丽,二是气氛不够恐怖,三是道术不够精彩,四是菜鸟也菜得不够幽默。

马真人的描写比较符合我心中老道的印象,所以比较喜欢他这部分,而廖家祖宅的部分则属于比较典型的港产老鬼片的情节,也是我的菜,不过看完之后回过头来想,其实也不算很出彩,中规中矩吧,只是正合我胃口而已。

好不容易挨完开篇《传国宝玺》,接着看《兰亭序》一开始是埃及探险,看得很烦躁。一种难以抑制想拉快镜的感觉。等到了《兰亭迷踪》部分才终于有了看头,暴躁的心情也没有了,终于被安抚下来的感觉。我觉得也许写到这里,作者才终于把握好他适合的风格,所以之后越写越带感。《将门虎子》写得很精彩,张毅城要灵不灵古灵精怪的道术以及柳东升所办的错综复杂的案子结合得相当好,读起来既觉得趣味横生又离奇曲折。而且这里的故事也为《不死传说》做了很多伏笔。《不死传说》就是感动我的部分,也是我最喜欢最推荐的部分,我觉得这故事的基调很好,写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很自然,而且里面的诗词也恰到好处,有画龙点睛之功,让人顿时感慨万千。也许我比较孤陋寡闻,我经常觉得有些小说穿插诗词放得很不自然,虽然不能说是不够应景应情,但是读来也就那么回事,无动于衷,最多叹一下好诗好词。《不死传说》里很多部分的诗词则让我感觉情绪被猛然催升了一样,简直就是飙泪点。本来就情绪高涨,这一首诗一放,就顿时觉得什么东西被戳破,情感找到了发泄口一样,然后热泪盈眶。《建文迷踪》也写得很曲折有趣。总之都比第一部《传国玉玺》要好看。

我有个朋友说她喜欢茅山是因为里面的伏笔铺设很自然,谜团不多,但是解开之后让人有种恍然大悟,才发现原来很多线索都在昭示这个谜底,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盗墓的谜团太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谜底迟迟不揭晓,让人等不耐烦,心生厌恶。我觉得她说得没错。茅山确实给我一直娓娓道来的感觉,谜团设得也不错,最主要是它能很适时地解开,一层一层不觉得突兀,而且也不失吸引力。盗墓确实是谜团越积越多,搞得要一一解开都有点不知从何说起,如果安排一大段解密,情节上就会显得突兀,而且现在想来有些谜团都快堆成Bug的感觉了。

我觉得茅山要是没有《传国玉玺》和埃及探险就很完美了,开篇保留马真人部分,然后直接跳到毒玉和廖家祖宅,其实问题不大。整部小说看下来,每次看到他们要下洞就各种烦躁。我觉得茅山描写探险不是强项,人物的塑造也不怎么样,我发觉要入戏随着人物命运而紧张情绪起伏的话,对人物的喜爱是少不了的。我对主人公没什么感情,所以看他们冒险既不紧张也不好奇。张毅城部分我倒是比较紧张,虽然也不是喜欢他,但是因为知道他道术不一定次次灵验,所以这个悬念让人好奇并且紧张。我觉得茅山也不够幽默,有些语句倒是可以看得出作者想幽默来着,但是我就是不觉得有趣,没有一次觉得好笑过。估计搞笑真不是作者的长项,感觉他比较适合《不死传说》那种基调的。正因为不够幽默搞笑,所以张国忠菜鸟时期特别让人生厌。

茅山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建文帝转世的那个小孩,然后是那个出场就几段的老道,就是那个治好二丫降术的那个,其次是老爷子,再次是两个马真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