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喜欢的一些诗句,原来竟源自于一位活佛。在此之前,真是才疏学浅,甚至不曾听说过仓央嘉措的名,只是一直很喜爱那首:“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看完才知道原来仓央嘉措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六世达赖喇嘛,其诗作其实多为道歌,因为藏文化修辞常用类比比拟等手法,所以诗中类似娉婷、未生娘之类指佛的词,或者用热恋情人比喻追求佛法的真挚虔诚,都容易被译者误读,再加上其历史事迹在民间穿凿附会的演化形成的浪子活佛形象等诸多原因造成道歌传成了情歌。

我最喜欢的“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原诗直译只有第一句之意: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看完回头再看这首曾缄的译诗,顿时觉得原来我爱的其实是曾缄的诗才对,这是位同人大手啊!!虽然他处处曲解活佛原意,但是翻译出的情诗倒是深得我心,噗~如果要读道诗,明原意,还是读于道泉的译本比较好。

话说,关于仓央嘉措的诗,还有一首我也很喜欢的是: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结果发现这其实是民众流传创作出来的。原诗只有: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曾缄的译诗是: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其实这首诗是放在另一首诗之后:
明知宝物得来难,在手何曾做宝看。
直到一朝遗失后,每思奇痛彻心肝

看了之前的诗顿时悟了原意。

我喜欢的另一段诗歌,其实根本跟仓央嘉措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一首叫《信徒》的歌词。
1、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

2、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3、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砌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至于仓央嘉措的生平,看完我的关注点偏到了那段政局上。我觉得他只是个得道高僧,结局不算很悲催,还有点修成正果的感觉,无论那年他真死了还是遁走了。这个其实很Happy End啊~果然还是浪子活佛比较让人有遐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